社会交往并不是越多越好

作者:系统管理员(2012-12-07)

    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强迫自己去刻意经营社会关系,也不必刻意给人留下善于交际的印象,你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每次交流的体验,来控制好与朋友交流的时间和频率。

    社会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孤立地生活。哪怕是漂流到孤岛上的鲁滨逊,也会给自己找一个“星期五”来帮助自己度过漫漫人生中的孤寂。密歇根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大卫・迈尔斯说过:“没有比与最好的朋友进行亲近的、平等、亲密的相伴更好的幸福方法了。” 

    沙哈尔老师对此也非常赞同,尽管他完全不像一个会鼓励学生去刻意经营“关系网”的人。他说曾有人挑选了“最幸福”的10%的人做研究,发现这些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有焦虑、压力、挫败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与常人无异,不同的是他们更容易恢复,他们有很强的免疫系统。――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的身体好,而是他们有着成功的社会关系。

    那么,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呢?对这个问题,沙哈尔老师说,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状况,所以并没有什么统一的一个标准来告诉你如何达到一个社会交往的理想状态。五次拥抱、五个关系好的朋友……这些数据要因人而异。

    比如,内向的人与外向的人需要的时间是明显不同的。内向的人通常喜欢自己花时间独处,太多的哨杂会让他们不安、焦虑;而外向的人需要通过参加活动、与人交往,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快乐水平。内向的人在参加活动或者做完讲座后,就需要独处来使情绪恢复到平衡线附近。这并非是压抑,而是需要时间恢复。外向的人也同样如此,比如,一个人准备考试,那么他的情绪就会下降,他需要找朋友活动活动才能使他的情绪和感觉恢复到平衡线附近。

    毫无疑问,无论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都需要恋人、家人和同事。但要切记,社会交往并不是越频繁越好。很多距离远的亲人之间有着强烈的思念和牵挂,但真正住到一个屋搪下面的时候,时间一长就会矛盾重重。所以,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每天花多少时间和别人在一起最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一些人喜欢花10个小时来和别人在一起,而另一些人更喜欢花上两到三个小时找一个朋友。这并没有什么对错,不意味着你在关系处理方面比别人逊色,也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健康的社会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强迫自己去刻意经营社会关系,也不必刻意给人留下善于交际的印象,你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每次交流的体验,来控制好与朋友交流的时间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