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4月21日讯)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4月19日报道,当今世界,人们都有一个普遍的习惯,那就是通过多媒体平台来追求所谓的“时尚”,这些多媒体平台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杂志,时装秀,音乐会等多种多样的交流介质。人们往往会选择效仿他们在这些多媒体平台上看到的各类服装,饮食以及生活状态,这就是典型的“追赶潮流”的心理,并且这种心理活动在女性中更加普遍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近日有心理学家提出,随着各类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它们在信息交流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美国和英国的心理学家分别针对这一现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网络不仅已经改变了我们,而且相比于之前提及的电视,广播还有时装秀等平台,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事实证明,社交网络已经潜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影响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而我们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是因为电视对人类的影响不但非常深刻,而且年代久远,所以我们一直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电视上面,而忽略了这个我们几乎每一个小时就会浏览一遍的社交网络。
因此,以“脸书”(Facebook)为首的社交网络毫无争议地被列为了这些引导潮流的平台之一,那么它们到底能否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呢?
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恰恰相反。心理学家们做了一项随机调查。考虑到调查的针对性,该调查面向的群众主要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调查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简单谈谈社交网络对你带来的影响,大多数青年表示,他们经常会在脸书上看到自己朋友的一些实时动态,这些动态包含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比如饮食,健身,休闲,娱乐项目,心情,感情生活等,人们在无意中就会把自己与好友的生活状态进行比对,如果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于是便开始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甚至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条动态而闷闷不乐一整天,显然,社交网络在这时就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正如之前提到的,女性更容易受到“攀比心理”的影响,而社交网络则为这种不健康的攀比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自卑感来自女性,而且这种自卑感一般是与外貌有关,有很多女性调查者表示,当看到好友上传她们那令人羡慕的身材和精致面孔的照片时,这种自卑感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减肥的,或者是长相十分普通的女性来说,这种感觉则会变得更加强烈。
就在近几日,第64届国际网络交流大会(Asociaci n Internacional de Comunicaci n)已在美国西雅图(Seattle, EEUU)闭幕,在此次会议上,帕特亚・埃克莱儿(Patya Eckler)发表了演讲,埃克莱儿是英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目前在英国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la Universidad de Strathclyde)担任教授,他在演讲中提及了有关社交网络对人心理造成影响的问题,她说:“相比于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对人们造成的自卑感更加深刻,因为在电视上我们关注到的大多是一些明星或上流社会的人,这些人最多会让人们产生 羡慕感 ,可是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最熟悉的亲人,同事还有朋友,这些人对我们的打击要远远大于那些 遥远的 社会名流,此时酝酿出来的就不再是简单的 羡慕 了,而是更加危险的 嫉妒心理 。”埃克莱儿提到的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的人来说,一条来自好友的动态甚至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生理上的危害,有调查者称,自己在经受打击后出现了食欲不振的症状,专家表示这是典型的心理抑郁所引发的生理特征,长时间的心理打击会造成更加危险的伤害,因此心理学家呼吁人们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生活状态,尽量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理,这不但能为自己减少许多烦心事,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生理健康。对此埃克莱儿补充道:“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证明社交网络与食欲不振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调查数据来看,不得不承认社交网络的存在的确在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食欲甚至是生命健康,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已经和卫生组织(profesionales de salud p blic)中管理"饮食失调和预防"部门的人员有过一些专业领域的交谈,希望能与他们达成共识。”
事实上,社交网络对人们的危害还不仅于此,最近,另有最新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同样导致了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社交网络的确在帮助人类产生各种各样不良的负面情绪。
摘自:中国网